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
作品說明(白話文)
(之前的作品說明是送交計劃書的版本,有推友表示文字艱澀難以閱讀,在此翻譯成中文。)
對我媽媽來說,旅遊大概就是在遊覽車上唱歌、和朋友聊天,到了定點下來走走,拿出兒子買給他的數位相機拍拍照留念,之後被導遊帶到「附設公廁」的名產店買買東西,然後就回到台北家裡。套裝行程沒有什麼不好,至少是個很有效率的選擇,但是在這樣的機制裡,人們並不是用著自己的眼睛認識「地方」,而是透過一種轉述:由一群經驗老到的人帶領著,他們知道這個區塊有什麼地方非去不可、知道有什麼東西一定要吃吃看。我們可以說,套裝旅遊蘊涵著一種「敘事」,像是把地方當成起承轉合一樣的安排著,而跟著遊歷的人們,像是看著導遊編纂的小說或散文一樣;隨著他的思緒來認識地方。
「來去鄉下住一晚」這個節目對我來說是個特例(當然我也覺得「大口吃遍台灣」的阿松黝也有相同的特質)。旅人們漫不經心的在鄉間走著,隨意的攀談,用一種隨興的速度在經驗著地方;他們吃著當地人吃的東西,和漁夫一起上船,和果農一起採收,住在這些人的家裡。即便這是個戲劇和剪接後的效果,但是對於在電視機前面的觀眾而言,這是一種更貼近生活的憧憬;一種讓自己脫離自己現在生活的想像,每天上班下班、開車停車、午餐時間想著公司附近的東西都已經吃膩了,而透過旅人的眼睛,我們看到另一個世界的人們過著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,也羨慕著旅人們得以體驗那樣的生活。
回到「敘事」。節目中旅人們的眼睛與身體行經的地方,用著他們的身體串聯起來,是一種鬆散的結構;不像套裝旅遊這麼匆促,而且地點、路徑特定。人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和地方相處,學習和一些平常看不到的事物接觸。我很羨慕有些藝人可以在漁船上吃到「漁夫餐」,然而在台北這樣的地方,我們充其量可以衝到富基漁港吃海鮮,但我們和海的關係就不如漁夫親密。
這個作品在這樣的情境下被產出。這是今年2011年宜蘭綠色博覽會的邀展作品,參展藝術家被告知要選擇一個空間中的軸線來進行創作;當時我想,同行的人們對於當地素材的掌握應該都比我熟練許多,在作品差異性的考量下,我選擇了自己的專業「都市」作為創作題材。
放置在展區的空間裝置,其實是一個視覺上的象徵物。他表明了參與共同創作的人們夜間最後的歇腳處,也因為這樣,這個歇腳處其實同時「濃縮」著這些人在白天步行旅遊、探索地方的實質「內容」。節目中的旅人花了更多時間在找尋住處,而這個歇腳處成為一個最安穩的後盾:在被告知有個住宿的地方,他們更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探索地方、發現更多讓觀眾脫離真實生活的事件。
於是有了這個共同編輯的網頁。作品處將放置有這個網頁網址的貼紙,讓人們自由提取;透過共同編輯部落格,每一篇文章都將是一個特殊的觀點,他表達了每個旅人對於地方的觀察,我也期待他呈現有關地方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至於是不是真的要在這裡住宿,我想這會是一個很新奇的體驗。住在一個透明的帳篷裡,看著星星、聽旁邊武荖坑溪的水聲、草地上的蟲鳴,或許有些營火的細微爆破聲;騎著單車的人在這裡住宿,愛車的影子在燈火下搖曳著,配點啤酒和鹽酥雞,利用自己帶來的AP和現場提供的110V插座把當天的旅遊經驗上傳一下,在沒有什麼光害的地方看著天空入眠,聽起來好像不錯?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那我也要牽腳踏車過去
回覆刪除